900多年前的北宋,有一位大文学家苏东坡在中秋夜,酒酣后,念及聚少离多的亲人,想到坎坷多难的人生境遇,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词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千古,但是很少有人去考究苏轼是在哪里欣赏到这触发他人生哲性体验令千百年来的人们心有戚戚的明月的。偶然留意于此,不禁蓦然心惊,苏轼当年竟然是站在我故乡的土地上,对月抒怀,声动千古的。 根据记载,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1076年的密州,对照今天的地理位置,当是今之山东诸城。诸城距我家仅有20公里的路程。而且方圆几百里的山山水水,苏轼都曾经造访,并留下了很多诗词,至今故乡的一些风景名胜都能够在苏轼的作品里找到描述。苏轼任密州太守只有两年,留有诗词歌赋却有200多首。耳熟能详的除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还有《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位官场失意外放至此的文人,却为当地留下了流芳千古的文化气韵。个体的半世颓唐,为他带来了独特的生命体验,触发了芸芸众生心底深处的情感共鸣。 古代文人的赏月吟月是一种独特又浩荡的文化气象。对于月亮的诗词信手拈来。今之明月,还是当年苏轼曾经向青天问询的那轮明月,但是我们已经少有时间和心境去仰望夜空了。 明月在诗人的心中是什么呢?是有情有义的知己,是深夜独坐时的陪伴,是无限心事的倾听者。静谧的夜晚,当天地万物安然入眠后,惟有月光清醒着。同样醒着的诗人面对如水的月光,找到了与天地对话的途径和方式。 当明月成为知己,诗人感到了人在天地间的孤独。“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时间的荒野里,身处何方呢?李白吟诵“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叁人”,这又是一种怎样浸透心底的孤独呢? 从孤独延伸出的情感,是思念。同在一轮明月下,却可以是分在天之涯地之角。苏轼提到《明月几时有》的写作缘由是“兼怀子由”。苏轼与胞弟苏辙感情甚好,但是苏轼官场失意,辗转在各地为官,与子由已6年未得相见。在当时交通和通讯条件下,6年可以称得上“世事两茫茫”。1076年的中秋,兄弟俩本来有意相聚,苏辙当时在济南为官,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两人仍未得相聚。孤独与思念交织在一起,苏轼发出了对人生的感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继而发出了一种愿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成为了思念双方的连接纽带。与“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有相通的意境。 月亮既是客体,又是主体,是诗人的外化。诗人赏月,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关照。月亮升起的时候,夜幕降临,喧嚣退去。诗人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仰望夜空,开启了一种深沉的个体认知。而900年后的夜晚,月亮升起,新一轮的喧嚣才刚刚开始,华灯满城,明月千里。明月就像愈来愈暗的星空,不再经常出现在人们的心头,不再是夜晚无眠人的知己。那份亘古的孤独和忧伤不再惊扰现代人的心境,那份古典的浪漫也已经成为美丽的传说。 然而,经历了900多年的沧桑岁月,苏轼望月的那份伤怀和愿望并不曾离去,无论我们是在清醒中还是美梦里。在静谧安详的夜晚,仰望夜空,星光熠熠,月如银盘。想一想一路走过的童年、少年和正在行进中的青年,想到那些缘聚缘散的人们,想到正在行进中的欢乐和忧伤……月缺月圆,苏轼的人生是这样,芸芸众生的世界也是这样。 志得意满的时候,看看月牙;失意颓唐的时候,看看满月。花儿谢了,还有果实;落叶飘零后,还有新芽。 仰望星空,月色撩人,月光如水。
(原载于2012年10月30日《青岛职院报》第3期第4版)
|